400-686-9599
健康互动 / Health Interactive
当前位置:益生研集团 -> 健康互动 -> 百问百答
抗菌药≠消炎药?看清这些误区,快来改正吧!

生活中我们习惯将“抗菌药”说成是“消炎药”,把“抗菌作用”理解为“消炎”,但两者真的是等同的吗?有了炎症反应就必须使用抗菌药物吗?事实真没那么简单。

抗菌药只对细菌有效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何为“炎症”。炎症是机体对于外界某些刺激引发的一种防御反应,当机体受到刺激后,释放各种炎性介质,引发某组织或器官的炎症,通常可出现局部组织或器官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其分为感染性炎症及非感染性炎症。

感染性炎症是由于微生物入侵机体引发的一种炎性反应。感染治疗则需根据不同的病原采取不同的抗感染药物。若为病毒感染,则需用抗病毒药物,比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若为致病细菌等微生物感染,则用抗菌药物,比如青霉素、头孢类抗菌药、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只对细菌等致病微生物有效,对其它感染及非感染引起的炎症无治疗作用。

对于非感染性炎症的机体组织功能障碍,就无需使用抗菌药,仅需要抗炎药治疗即可,比如乙酰氨基酚、消炎痛、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它们可以抑制人体内致炎物质的产生或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红、肿、热、痛。对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纤维组织炎等无菌性炎症有良好消炎止痛效果;对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等也有很好镇痛作用,其解热作用可使发热患者体温降至正常。故抗炎药只治疗非感染性炎症。

所以抗菌药物不等同于消炎药物,也不是所有的炎症反应都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如果长期盲目使用往往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致使病原菌对抗菌药产生耐药性、导致体内菌群失调甚至引发二重感染等等多种危害,所以运用抗菌药物时要明确细菌感染的存在。我们需要走出一些误区,更好的地保护自己。

走出这些误区 正确使用药物

误区一:感冒发烧或腹泻一定要吃抗菌药物

周楠主管药师说,不是所有的感冒都是细菌引起的,也可由病毒引起,同样的,腹泻也未必是细菌感染胃肠道所致,如腹部受凉引起的肠蠕动加快、对乳品、鱼、虾等食物过敏引起肠的变态反应、儿童秋季腹泻还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抗菌药物对于病毒是没有效果的,此时滥用抗菌药物不但对病情没有帮助,还可能增加细菌耐药的风险。

误区二:级别越高的抗菌药物效果越好

不少人以为,抗菌药越高级越好。比如三代头孢一定比一代头孢要好,这个概念是错误的。周楠主管药师提醒,不同级别的抗菌药物有不同的抗菌谱。理想的抗菌药物应该对细菌有高度选择性,对机体无毒或毒性很低。盲目选用高级广谱抗菌药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容易破坏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因此,抗生素并非越高级越好,越新越好,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误区三:频繁更换药物

抗菌药物发挥作用取决于药物在体液或组织液里的浓度达到有效的水平且要持续足够长时间,如果抗菌效果不明显可考虑是否使用了足够的剂量及疗程,过早积极地更换药物,不仅无助于病情的好转,而且会造成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

误区四:自行减量,减少疗程

药物的推荐剂量和疗程都是依据药物自身特点并通过反复实验证实能达到最佳药效的使用方法。周楠主管药师说,减量、减疗程服用,会使药物在体内达不到有效浓度,结果使杀菌效果大打折扣。症状一有好转便停药,不但容易使急性感染转变成慢性感染,导致感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而且细菌也更容易产生耐药性。

版权所有   ©    北京益生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YSYGJ.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84898805    电子邮箱:Service@YSYGJ.Net
地址:北京市城市副中心万达广场A座26层   京ICP备12006065号-1

扫描二维码下载汇医通APP